記者拿到的京東快遞包裹,面單信息上的收貨地址具體到樓棟、單元、房號,手機號碼只隱藏了中間4位。
秦楚網訊(十堰晚報)文、圖/記者 韓玉硯 報道:今年2月1日,《快遞電子運單》國家標準和《通用寄遞地址編碼規則》國家標準正式實施,標志著快遞面單“隱私”有了統一的“新國標”。
近日,有市民向十堰晚報秦楚網新聞熱線8110110反映,稱他們最近收到的快遞面單上,個人信息仍沒有得到有效保護,與“新國標”不符。對此,記者展開了走訪調查。
反映:快遞面單上的個人信息仍未隱藏
“我收到的快遞單上,收件人地址詳細到樓棟、單元、房號,毫無隱私可言。”近日,市民張先生反映,他收到的快遞面單上顯示了全部地址,這些不符合國家標準。
依照曾經的郵政行業標準,由于收件人信息是完成快遞服務的重要基礎信息,快遞電子運單的派件存根聯、收件人存根聯和寄件人存根聯上,都需要打印收件人的姓名、地址、聯系電話等內容。
近年來,電商市場規模不斷擴大,帶動了快遞單量飛速增長。國家郵政局統計數據顯示,2022年全國快遞業務量達到1105.8億件。千億級別的快遞包裹量背后,也埋藏著巨大的個人隱私泄露風險。
為強化個人信息保護,今年2月1日實施的國家標準要求,快遞企業、電商經營主體等采取措施,避免在電子運單上顯示完整的收寄件人個人信息。收寄件人姓名應隱藏1個漢字以上,聯系電話應隱藏6位以上,地址應隱藏單元戶室號。
調查:多家快遞公司未隱藏個人信息
連日來,記者走訪城區多家快遞暫存處(驛站),對快遞公司的快遞面單逐一查看,發現一些快遞面單確實不符合國家標準。
17日,在張灣區國瑞藍山郡的一家快遞驛站內,一排排貨架上堆滿了快遞包裹,前來尋找快遞的市民絡繹不絕。貨架上所有快遞都可以翻閱,記者發現,大部分快遞面單上的手機號碼只隱藏了中間4位。一名正在取件的女子告訴記者,之前有一段時間,她收到的快遞面單上的收件信息被隱去了一部分,但一段時間后,又開始顯示全部信息。
為了解“新國標”實施情況,“618”之前,記者網購了幾件物品。6月18日上午,記者收到順豐速運取件電話,遂來到小區一處空地取件。
記者拿到快遞后發現,面單上存在諸多問題:顯示了記者的全部地址和完整姓名,手機號碼只隱藏了中間4位,而且商品信息一覽無余。當日下午,記者又收到來自京東快遞的一件包裹,發現收貨地址同樣具體到樓棟、單元、房號,手機號碼也只隱藏了中間4位。
記者提出疑問時,一名快遞工作人員回應,快遞面單上的信息是否做加密處理,基本上取決于寄件人。“賣家給你發貨時選擇了這項服務,信息就能加密,但是加密會影響派件速度。所以,賣家不愿意加密,我們也不愿意。”
律師:個人信息如被泄露可依法追責
記者登錄幾家快遞平臺的寄件頁面發現,目前,部分快遞企業沒有提供隱私面單的相關選項,即使有,也大多出現在增值服務中,而非默認選項。消費者需要手動選擇“安全號碼”“隱址寄件”,才能在面單上隱藏信息。
個人信息泄露途徑中,快遞面單曾是“重災區”。有網友做過測試,通過快遞面單上顯示的姓名、手機號、地址等信息,可以還原出購物者90%的個人信息。這也讓買賣快遞面單,成了一條侵害公眾隱私的“黑色產業鏈”。因此,《快遞電子運單》國家標準設立專門章節,禁止顯示完整個人信息的“隱私運單”成為必選項。
“現在國家很重視個人隱私保護,快遞面單顯示信息符合國家標準,有利于保護消費者個人信息,防范個人信息泄露。”湖北鄖華律師事務所律師楊志表示,如果快遞公司不按標準標注信息和包裝運輸,因此造成個人信息泄露,消費者可依法向快遞企業追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