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楚網訊(十堰晚報)記者 張貞林 報道:相信有一部分人的體檢報告上出現過這樣的字樣:“肺部結節,建議定期復查。”如果患者因為某些原因不去管它,不采取任何措施,可能會錯過最佳治療時期。遇到這樣的情況,不妨試試中醫調理。
今年52歲的李女士因間斷咳嗽、干咳一個多月,去醫院檢查發現為左肺上葉磨玻璃樣結節,按常規治療,需要手術摘除結節,以確定是否為惡性腫瘤。
由于李女士有糖尿病、高血壓病史,家里還有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需要照顧,她對手術有較多的顧慮。于是,李女士來到十堰長庚國醫館找范海斌醫生看病,想先用中藥調理一段時間再做決定。
“初診時,發現患者形體偏胖,面色暗黃,晨起及夜間咽癢咳嗽,多為干咳,偶有白痰。舌質淡暗,苔膩微黃,脈弦滑。”范海斌說,辨證考慮患者為外感風寒邪氣,肺衛不和而咳嗽,加之患者素體脾虛,痰濕內生,外邪襲擾致痰濁郁結于肺,絡脈瘀阻,形成結節。
在治療上,范海斌辨證施治,采取清肺化痰、解表祛風、化濕解毒、通絡散結等方法,經過近兩個月的調理,患者不咳嗽了,感覺呼吸順暢,原有的喘悶感也消失了。之后,李女士復查肺部 CT,發現原有的結節消失了,局部只剩少許纖維化病灶。
“該患者病例特殊,分析可能為肺部感染后慢性炎癥病變引起的結節,經中藥治療后加快了炎癥的吸收,從而達到良好的效果,免除了手術之苦。”范海斌說。
范海斌提醒,臨床上大多數結節并非都是癌前病變,但如不定期觀察,合理調整身體狀態,部分良性結節也有可能惡變,尤其是結節較大且有典型惡性病變特征的患者,更要謹慎看待,定期檢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