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標題:規范產業鏈、研發新產品、酒旅深度融合——房縣黃酒出山記
房縣土城鎮黃酒村民宿。 (本文圖片均由 房宣 提供)
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漢澤 通訊員 杜達巍 楊武
千里房縣,詩酒遠方。近年來,十堰市房縣出臺系列優惠政策,扶持地方特色產品壯大,推動文化旅游產業發展。截至目前,房縣旅游從業人員達三萬余人,鄉村旅游從業人員五千余人,全縣文化旅游產業產值突破百億元,從業人員年均收入近四萬元。
黃酒是世界三大古老酒種之一,是我國歷史悠久的特有酒種,深受人們喜愛。
房縣黃酒歷史久遠,據史書記載,它起于西周時期,盛于唐代。
多年來,房縣黃酒一直由家庭自釀自飲,或饋贈親友。
2014年,房縣黃酒被納入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。從當年起,政府從糯稻種植、釀造工藝、營銷宣傳等方面大力引導和扶持。
經過近10年發展,房縣黃酒在釀造和銷售規模等方面大幅躍升。
目前,房縣擁有黃酒持證作坊177家,生產企業14家,全產業鏈產值達30億元,成為名副其實的富民產業。
房縣連續舉辦黃酒釀造技能大賽,推動黃酒產業發展。
小作坊有了管理規范 “把許可證和證書往網上一放,銷量就上來了”
蒸米、拌曲、壘窩、甕缸……5月4日,房縣“鄧家黃酒”老板鄧平新釀4缸黃酒。
“‘五一’期間賣了500多斤,存酒差不多賣光了。”鄧平說。
鄧平是房縣城關鎮有名的黃酒師傅,手藝出眾。
10年前,鄧平從沒想過靠釀酒賺錢。
為啥?“村民們都會釀酒,不會向我買。”鄧平說,自釀黃酒無標準、無檢測,進不了商超,也不能在電商平臺銷售,只能在公路邊擺攤,銷量十分有限。
2017年,房縣政府特設房縣黃酒產業發展中心,規范、指導和服務全縣黃酒產業鏈,制定黃酒相關標準,規范黃酒作坊的生產環境、制作工藝、產品安全,對達標作坊頒發《小作坊食品生產許可證》。
按照標準,鄧平建成200多平方米的操作、存儲間,和妻子辦理健康證,登記了“鄧家黃酒”作坊許可證。
房縣還舉辦黃酒質量評比大賽,鄧平連續兩屆獲得一等獎。
“把許可證和獲獎證書往網上一放,銷量就上來了。”鄧平說,2018年以來,他的黃酒銷售逐年上升,去年銷售3萬多斤,收入近40萬元。
今年,鄧平和村里的27家黃酒作坊成立房縣酒神灣黃酒專業合作社,注冊“酒神灣”商標,申請了SC許可證。
土城鎮黃酒村現場釀造黃酒吸引眾多游客參觀拍照。
“見風倒”變身潮飲品 “咣咣”碰杯間,叩開十余省份市場大門
“淄博,我們來了!”5月1日,湖北廬陵王酒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胡昭帶著1萬瓶黃酒,在淄博燒烤攤隨機發放。
“是蹭熱點,也是新型營銷,更是對產品的自信。”胡昭說。
廬陵王酒業是較早把房縣黃酒進行工業生產的企業之一,起初主要生產洑汁黃酒。
洑汁黃酒出廠后還在繼續發酵,特別是隨著氣溫升高,就會變酸、變烈,被稱為“見風倒”;包裝更是“簡單粗暴”,大多為5斤、10斤塑料壺裝,“一看就是低端酒”。
2017年的一天,胡昭拜訪客戶,客戶提到:要是黃酒能像啤酒一樣“咣咣”碰杯,就能進入大眾消費市場。
胡昭靈感迸發,決心研發大眾化、適合年輕人喝的黃酒。廬陵王酒業投入1000多萬元潛心研發,一款名為“不是事”的黃酒橫空出世。
“不是事”屬氣泡型黃酒,瓶身印有“將壓力一飲而盡”“啥都不是事”等網絡流行語。憑借獨特的口感、新穎的宣傳,這款黃酒很快進入夜市、酒吧及高檔宴席。
隨后,廬陵王酒業在新品開發路上“一鼓作氣”,研發清爽型、老黃酒,及果酒、米香型白酒等30多款產品,其中氣泡型、清爽型黃酒銷量每年保持30%以上的增速。
廬陵王酒業在10多個省份發展經銷商,進入國內中、大超市,并在武漢、西安、十堰等地建成“酒匠鋪子”黃酒體驗館。
房縣黃酒的市場潛力引起更多企業關注,僅2022年就新增御品軒、神農煌、謙益農業、如此酒業等4家黃酒生產企業。
村民自釀黃酒在房縣已成習俗。
產業培育“新賽道” 酒旅融合,唱響“詩酒遠方”
5月7日,“北京國際長走大會”在北京市房山區舉行。房縣副縣長操航化身“推介官”,與百萬粉絲大V“愛跑步的李老師”為房縣黃酒干杯。
5月8日,房縣文旅專場推介會在房山區奧特萊斯購物中心舉行,《關雎》《桃夭》《十杯子酒》等精彩節目輪番上演。
酒旅融合發展,房縣有過成功經驗。
2018年,土城鎮與湖北中青國旅有限公司合作,按照產業、文化、旅游 “三位一體”模式,投入資金1億元,在土城鎮建成集“黃酒文化+旅游+健康”于一體的健康養生休閑中心。
如今,該中心每年接待游客15萬人,帶動黃酒、香菇、木耳等“旅游伴手禮”銷售逾千萬元。
5月12日,走進房縣城關鎮三海村,打樁機轟鳴,大貨車來往穿梭——三海黃酒小鎮項目正如火如荼建設。
房縣三海黃酒小鎮以黃酒為支撐,集娛樂、旅游、人居環境改造整治于一體,包括黃酒生產銷售、黃酒文化展示、酒神灣民宿群、歡樂谷游樂等4大類7個子項目,總投資20億元。其中,歡樂谷項目占地300畝。
“千里房縣、詩酒遠方。”如今,房縣把黃酒與旅游深度捆綁,謀劃以詩為媒、以旅會友、以酒迎客,建成武當山至神農架旅游線路上的重要節點,推動黃酒+旅游融合發展進入“新賽道”。